--執政為民·改革開放·與時俱進
19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救亡圖存、強國富民道路;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新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今天的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極大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共產黨革命與建設的成功經驗、中國共產黨取得的巨大執政成就,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中國道路”“中國故事”“中國奇跡”,成為國際輿論探討的熱門話題。
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群眾路線
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是中國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人民,是中國共產黨賴以生存的根基與壯大發展的動力。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既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更成為中國共產黨一貫的政治主張和執政理念。
“扎根群眾、為民請命”“以民為本、以和為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重要原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光輝成就的根本。“過去30多年,中國在經濟、社會和國際舞臺上取得的成就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最好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拘泥于意識形態的束縛,是一個務實的執政黨,為所有13億人民謀福利,而不是為少數黨的精英層服務。”
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光輝歷程極其寶貴經驗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的內容很多,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分析,第一階段是從黨的一大到七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前這一時期;第二階段是從黨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間,新中國成立之后到改革開放之前這一時期;第三階段是從黨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期間,改革開放至今這一時期。
分開三個階段來分析,每個階段又可以細致劃分到每一次代表大會所處時期,如果需要對于這個問題細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當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背景、召開時間、歷史意義的資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可以了解,我這里就不做復制粘貼族了,只分為三個階段給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第一階段:1921年,毛澤東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四個歷史階段。北伐戰爭時期,共產國際和共產黨人幫助孫中山認識到聯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進入了以革命的武裝進行北伐的新時期,而這次戰爭中途夭折的教訓,使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軍隊,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從而開始走上創建中國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嶄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黨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使農民獲得土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共同抗擊侵略者,贏得了抗戰勝利。1945年,國民黨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經過三年解放戰爭,于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第二階段: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國農業人口總數90%以上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億農民分得了約4700萬公頃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巨大成就: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達8.9%以上;建立起一批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沒有的基礎工業,包括飛機和汽車制造業、重型和精密機器制造業、發電設備制造業、冶金和礦山設備制造業以及高級合金鋼和有色金屬冶煉等。從1957年到1966年,是中國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按原價計算增長3倍,國民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8%;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都有幾倍乃至十幾倍的增長;農業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大規模展開。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30年我黨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2.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快速經濟增長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以加入WTO為標志,中國經濟已經完成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之中。
4.經濟增長變得更加穩健
中國的改革開放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政府主導、大力投資和不斷強化的工業經濟使中國經濟增長一直高于世界經濟增長水平。社會經濟取得全面進步
5.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同時,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兌換1.53元人民幣匯率計算,約合149美元。2007年中國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17倍。
6.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
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30年間增長了16.7倍。
7.國民預期壽命明顯提高
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預期壽命提高不但意味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也意味著社會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據中國人口普查數據,1982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67.77歲,2000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到71.40歲,增加了3.63歲。
8.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經進入一個與世界同步的時代。